时间:2019-03-07
浏览:1705
来源:
作者:封面新闻记者 赵雅儒 柴枫洁 忻晓松
打印
分享:
作为60年代生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任晓春自己对供销社并不陌生。但今天90后、95后们大多已不知供销社为何物,在市场经济中,如何破题才能将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供销社“金字招牌”重新擦亮,更好地成为连接市场与农民间的那座”桥“?
“尽快制定实施《供销合作社条例》,明确供销社法律地位;推进农村信用合作,支持供销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信用合作试点。”这是履新三个多月的任晓春给出的“解题思路”。
调研
履新三个月跑遍十余地 基层供销社正悄然回归
2018年12月,任晓春卸任内江市市长,走马上任成为四川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上任至今,任晓春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奔走于各个基层供销社调研。在四川十多个县市区跑了一圈之后,他用“任务重、压力大、前景好”三点来总结这三个多月的感受。
任务重、压力大,是因为距离2020年必须完成供销社全面综合改革的要求,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而目前四川省仍有35个县(市、区)供销社机构空白,仅有59个市、县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62个市、县级联合社新设立监事会。同时,供销社与社有企业关系也亟待理顺,以推进社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前景好,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一度黯然失色的供销社,正在以崭新的面貌悄然回归。任晓春告诉记者,截至2018年底,全省供销系统已建成土地托管服务县级为农中心98个,土地托管及流转服务面积达340万亩。
在达州市大竹县,由供销合作社主导建设的为农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农民信赖的“田保姆”。“目前已开展半托管服务5万亩,亩均节约小农户成本200元,老百姓高兴地说供销社又回来了真好。“任晓春说,他觉得这就是对他、对供销社最好的嘉奖,也给了他更大的信心。
建言
尽快制定实施《供销合作社条例》 明确供销社法律地位
不过,在任晓春看来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回归,供销社的职能终归要落在如何在市场和农民之间架设好桥梁。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任晓春带来的两个建议都与此有关。
第一个建议,是建议尽快制定实施《供销合作社条例》。任晓春说,长期以来,供销合作社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法律地位一直不明确,限制和影响了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独特优势和作用的发挥。
实践中也显示办好供销合作社还存在着一些必须通过立法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供销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一直不明确,职责任务、功能定位无法律依据,干少了是“不作为”、“缺位”,干多了被认为“越位”,不利于为农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长期积累形成的社有集体资产缺乏保护和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不利于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物质基础的巩固和加强等。
第二个建议,则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相关。“现在四川已经有60多个地方开展了资金互助合作的试点,股金超过了一个多亿,累计服务农户超过了1.5万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资金互助合作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效果很好。”任晓春说。
因此他这次同时也提出,建议推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在守住防范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信用合作试点,探索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资金互助试点和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试点等推进农村信用合作发展的措施。
转自封面新闻